賀 本會理事長 張育愷 教授
長於防疫記者會,針對心冠肺炎疫情下臺灣健身運動及心理健康之大型研究結果(2020.10.14)
張育愷理事長、洪巧菱秘書長與祝堅恆副秘書長之研究團隊,以今年 3 月初與德國波茨坦大學橫跨 101 國的大型研究為基礎,針對臺灣疫情與民眾健身運動及心理健康進行分析,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《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》,並針對未來可能疫情,提出以下3點重要建議:
一、疫情封鎖期間,臺灣民眾的健身運動行為仍可保持:
臺灣51%民眾不僅在疫情中可保持相同的健身運動時間與強度,甚至2.2%的民眾在疫情中增加他們的健身運動時間與強度。可能是由於疫情控制成功,使得臺灣在疫情中仍舊可保持室外(如公園)與室內(如健身房)活動空間保持有限度開放,提供國民健身運動的空間。政府超前防疫部署、明確防疫控制措施與優質臺灣居民素質,為最低程度影響健身運動行為奠下基石。
二、未來疫情對民眾健身運動行為之影響:
研究團隊發現在未來類似疫情中,不僅超過56%的民眾可保持原來的健身運動頻率,更有15~27%的民眾可能增加健身運動頻率。研究團隊進一步建議,健身運動產業可藉由這次疫情,從『善用社交媒體促進運動』與『利用運動科技,開發新時代運動模式』面項為未來的消費趨勢做準備。
三、健身運動決定心情:
研究分析健身運動頻率與心情變化指出,疫情前每週超過兩天的健身運動便可有好心情。然需注意的是,疫情中減少運動的民眾,反會經歷心情低落的現象。故應協助民眾在疫情中,藉由『善用社交媒體促進運動』與『利用運動科技,開發新時代運動模式』去保持健身運動習慣,達到協助國民在疫情中保持心情穩定。
直播記者會(12'00"-22'00"): 2020.10.14 防疫直播記者會